今日社評
  本報特約評論員
  一輛噴上黃漆、寫上“校車”二字的麵包車,顯然遠不能代表安全。從根本上減少校車安全事故,不僅要從制度上規範校車安全管理,完善問責制度,強化全社會的校車安全意識,更要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包括加大對農村中小學、幼兒園校車的投入。
  7月10日,湖南湘潭市雨湖區響塘鄉一輛幼兒園園車在送幼兒回家途中翻入小水庫,車上11人全部遇難,包括8名幼兒和3名成人。慘劇又一次把人們的視線拉回到校車安全問題上來。近年來,校車安全備受全社會矚目,每一次事故發生都刺痛公眾的心,也引發了公眾要求加強校車安全管理的呼聲。
  2011年,造成22人死亡的甘肅慶陽校車事故發生後,各地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校車安全管理。但總體而言,校車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並不理想,各地校車事故仍時有發生,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校車安全隱患普遍存在,很多農村小學、幼兒園無力購置符合國家標準的校車,僅僅把原來的車輛噴塗了一層黃漆,標註了“校車”兩字,進行簡單改造了事。有些學校甚至連這類“偽校車”都沒有,直接用農用三輪車、客運巴士等交通工具接送學生。在得不到政府財政補貼的農村幼兒園中,這種情況更為普遍。部分條件較好的農村學校即便配備了符合國家標準的校車,對校車的管理也大多流於形式,校車超載、違章行駛等情況十分普遍,司機缺乏專業的訓練和安全意識,跟車人員也不具備應急處置的能力。
  農村校車存在的諸多安全隱患,在7月10日發生的湖南湘潭校車事故中再次得到證實。出事的車輛由一輛7人座小型麵包車改裝而成,事發時車上載有11人。遇難者家屬和當地村民反映,涉事幼兒園的校車平時就經常超載運行;校車司機上崗才幾天,缺乏必要的駕駛培訓,對校車行駛路線不熟悉,事發地點道路狹窄,水庫周邊沒有任何防護設備。這些都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事實上埋下了重大安全隱患。
  一輛噴上黃漆、寫上“校車”二字的麵包車,顯然遠不能代表安全。農村地區居民居住分散,學生上學距離遠,搭乘校車頻率高;農村地區道路狹窄,有些地方甚至是危險的山路,加大了校車運行的風險;學校、家長和司機對校車安全重視不足、安全意識薄弱,這些都是農村地區校車事故多發的原因。
  另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原因是,城鄉差距帶來的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失衡。城市學校一般有足夠資金購買符合安全標準的校車,配備相應的安全人員,也有更強的安全意識來嚴格執行校車安全管理制度。公共財政的“城市指向”,也使政府將更多資金和資源投向保障城市學校的校車安全。經濟發展落後的農村地區,不僅沒有足夠資金購置符合標準的校車,也沒有足夠安全意識來推行校車安全管理制度,在爭取政府資金和資源的過程中,也常常處於弱勢地位。
  農村校車安全保障水平低,安全事故多發,是城鄉二元結構下公共服務失衡的現實寫照。當下,農村地區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仍相對落後,城鄉公共服務的水平差距較大。從根本上減少校車安全事故,不僅要從制度上規範校車安全管理,明確各方面主體的責任,完善問責制度,強化全社會的校車安全意識,更要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包括加大對農村中小學、幼兒園校車的投入。
  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公共財政的基本目標之一,也是現代政府追求的目標。落實到校車安全問題上,當前亟須改革財政管理體制,完善公共財政制度,加大對農村校車的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力度。省市一級政府在公共財政的分配上,要發揮好“切蛋糕”的作用,協調好教育資源的配置與分配,適當對農村地區進行傾斜。
  所有這些努力,就是要讓每一所學校都能配備符合安全標準的校車,為每一輛校車的安全運行提供完善的配套管理措施,讓每一輛校車都既有堅強的外殼,又有嚴格的“軟件”安全保障,讓每一名學生都享受到國家財政公平、公正分配之福。  (原標題:校車事故警示加大農村公共服務投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l54nlbj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